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也是浙江省养殖及屠宰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围绕生猪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涵盖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三大主要板块,此外还配套拥有饲料加工、家禽养殖及屠宰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及利润主要来自于生猪养殖及生猪屠宰两大业务板块。
我国是世界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猪肉一直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生猪养殖行业市场空间巨大。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同比增长3.8%;年末国内生猪存栏43,422万头,比上年末下降4.1%;能繁母猪存栏 4,142万头,较上年末下降5.7%。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有着非常明显周期性,生猪产能的周期性波动导致生猪价格的波动,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自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如下波动周期:2002年至2006年、2006 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2019年受行业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生猪出栏量跌至近年来的低谷,供不应求导致生猪价格不断走高;2020年之后,生猪养殖行业产能逐年恢复,生猪价格整体回落趋势显著,至2022年末生猪产能已恢复至非洲猪瘟前水平。2023年生猪出栏进一步增长,生猪产能充裕,而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有限,导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规模化养殖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场数量众多。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国内规模场饲养的生猪占比52.3%,中小户饲养占比47.7%。近年来,受环保政策趋严、养殖用地稀缺、非洲猪瘟等疫情频发、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食品安全加速推进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养殖行业散养户退出明显,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进程。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的五家A股上市企业合计出栏10,736.54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为15.34%。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但相比其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规模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生猪屠宰是生猪养殖的下业。在产业链中,屠宰环节收购商品毛猪,屠宰后向下游出售白条猪或冻品,赚取差价。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同时受非洲猪瘟疫情和环保政策影响,以及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全力支持及引导下,生猪定点屠宰占比显著提升,行业规范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受中游生猪养殖的周期性波动影响,下游屠宰行业的产能利用不稳定。一般来说,屠宰利润与养殖利润呈负相关关系。当猪周期上行时,育肥猪供给变少,导致收猪难度增加,屠宰量下降,传导到消费端,导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因此猪周期上行将某些特定的程度挤占屠宰的利润。根据华经情报网数据,2022年我国生猪屠宰行业产能利用率在35%以下,相比之下美国生猪屠宰行业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鉴于此,养殖企业一般是通过与屠宰战略合作或自建屠宰的方式来掌握生猪议价权,规避生猪价格波动带来的部分风险,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成为行业趋势。
目前我国规模企业的屠宰实际产能利用率未饱和,生猪屠宰的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未来屠宰行业有望朝着集中度提升、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从2021年的26,485万头增长至2023年的34,371万头,占比由2021年的39.45%提升至2023年的47.30%,行业集中度不断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大型屠宰加工公司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日趋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屠宰效率,部分手工、半机械式的小型屠宰企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行业集中度得以提高。同时,我国政府逐步的提升防疫、环保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从政策上推动屠宰企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肉制品深加工行业作为更靠近下游消费端的环节,市场空间巨大。近年来,肉制品行业规模增长、结构升级、渠道更新等新机会逐步涌现,2022年突破 2万亿,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肉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 2.12万亿元。
肉制品深加工业务具有附加值高、毛利率高的特点,未来具有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的肉制品企业将掌握行业定价权。从销售渠道看,C端线上有诸多新零售渠道涌现,如抖音等直播电商、小红书等社交电商以及社区团购,线下精品超市和便利店也在部分取代传统商超;B端随着餐饮规模化、连锁化,餐饮品牌、团餐等也占有慢慢的变多的市场占有率,也会给上游高品质食材带来更多的机会。目前,行业内已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生产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未来行业优势企业还将利用自身优势持续扩大产能,围绕畜禽资源、成本控制、产品研究开发、品牌塑造、经营管理等方面展开新一轮竞争。
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程度的加强,饲料产业在整个畜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及下游养殖业的周期性波动使得饲料行业利润水准较低,企业主要是依靠规模化生产、品牌营销以及精细化成本控制来维持发展。随着我们国家饲料行业发展趋于成熟、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在最近两轮猪周期中,猪料企业向下游养猪、屠宰环节延伸布局的现象逐渐变得越来越多。向下游环节的延伸,反映了饲料企业掌控下游养殖与消费需求的诉求,在确保上游饲料产能得以充分的利用的同时,也获取下游环节的利润。而这背后的原因又在于全行业供求关系转变,下游养殖环节逐渐规模化,行业价值的重心正逐步从过去的饲料环节转向下游的养殖及食品环节。
经过近三十年的迅速发展,我国肉鸡养殖业逐步形成了品种优良化、饲料全价化、饲养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格局,成为畜牧业中产业化发展最快、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新型行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鸡肉消费量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已成为中国第二大消费肉类。
白羽肉禽行业包括种禽繁育、商品代禽养殖、禽屠宰、禽肉深加工、禽肉销售等环节。一方面,由于禽的生长周期相比猪更短,周转速度快,其养殖技术相比养猪的技术难度相比来说较低,单场投资门槛也相比来说较低,所以国内的养禽相比养猪发展起步更早,也更成熟,规模化程度更高。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白羽肉禽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早、成熟度较高,加上白羽肉禽养殖的单批出栏数量较大,常常要与大规模的工业化屠宰配套。禽屠宰环节的资产投入较大,通常也都由企业完成。从趋势上看,白羽肉鸡养殖环节集约化进程仍未停止,10万羽以上的规模肉鸡养殖场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未来下游商品代养殖及屠宰加工环节规模化程度仍有望继续不断提升。
公司以畜禽养殖及屠宰业务为核心,全力打造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主营业务涵盖畜禽养殖、畜禽屠宰、肉制品深加工、饲料加工等环节,对外销售产品最重要的包含生鲜猪肉、生鲜禽肉、金华火腿等。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在鲜品领域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生猪产能快速扩张,生猪屠宰优势得以继续巩固,肉制品深加工业务不断的提高,饲料加工及家禽业务稳步发展。公司报告期内收入及利润主要来自于生鲜猪肉产品和对外种猪、仔猪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未出现重大变化。
公司生猪养殖采取自繁自养的经营模式。公司自建规模化猪场,通过引种、配种达到母猪分娩仔猪,将出生仔猪从哺乳、保育、生长、育肥饲养到肥猪出栏全程阶段饲养,并对各个阶段建立了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公司依据市场情况有选择地对外销售种猪或仔猪,育成商品猪主要销售给公司内部用于自营屠宰。
公司家禽养殖也采取自繁自养的经营模式。公司自建养殖场,父母代肉种雏鸡直接对外采购,并在公司种鸡场进行育雏、育成、产蛋、孵化出商品代雏鸡,除少量对外出售外,主要供给公司内部肉鸡养殖场,同时公司自行负责肉鸡养殖全过程。育成肉鸡除部分销售给公司内部屠宰外,还通过公司全国肉鸡报价信息平台,将育成活鸡外售予报价较高地区的客户。
公司自繁自养的畜禽养殖经营模式对资金需求较大,养殖场建设从选地到投产时间较长,市场行情受畜禽养殖周期性影响存在一定风险。但完整体系的自繁自养相比外购种猪或仔猪的模式在抵御价格波动风险上更具优势,同时自繁自养模式有利于公司制定统一的疾病防疫标准,实施统一管理,易于控制质量和生产指标。
公司构建了全国生猪采购平台,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据销售订单及销售预测向采购部下达生猪采购计划,采购部业务人员向各签约生猪养殖场、养殖户及其他供应商询价后统筹安排猪源。活禽的采购模式与生猪类似。公司生鲜猪肉销售模式以区域经销形式为主,其他销售模式为辅。生鲜禽肉以及火腿销售模式均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
生产饲料所需原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等,根据每月销售计划制定原料采购计划,提交采购部执行。采购部根据供应商评估控制程序确定合格供应商,通过向合格供应商询价方式进行采购。公司目前饲料产品主要以满足自身畜禽养殖业务需要为主。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57,849.20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485.73万元。生猪养殖业务:报告期内,随着公司猪场产能持续投产,出栏量迅速增长,公司 2023年累计销售生猪(含种猪、仔猪、商品猪)230.27万头,较上年增长 91.13%。
虽然公司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死淘率,逐步降低养殖成本,但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上年有较大增幅,致公司养殖业务出现明显亏损,公司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05亿元。
生猪屠宰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拓展销售网络,提升运营能力,加快业务布局,进一步巩固屠宰业务优势,公司2023年屠宰生猪448.17万头, 同比增长29.38% 。未来若公司屠宰产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则公司生猪屠宰板块业绩将有望保持继续增长。生猪全产业链的布局也有效保障了公司效益的稳定。
肉制品深加工业务:公司积极迎合市场新消费趋势,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对现有产品在外观、口感上进行完善提升,同时加大直播、视频等新零售业态的开发力度,在天猫、京东、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开设直营店铺或商城,为肉制品的线上营销打造了良好的推广渠道。
饲料加工业务:随着公司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对饲料产能需求开始日益加大。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华昇饲料、仙居饲料、丽水饲料正常投产,目前饲料年产能接近80万吨。公司通过饲料自给不但有利于降低畜禽养殖成本,还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生物安全,保证食品安全。未来随着公司生猪养殖规模的提升,公司将会继续加大对饲料产业的投入。
家禽业务:公司已实现从种禽繁育、苗鸡孵化、肉鸡饲养、家禽屠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主要分布在金华市及台州市,具备年饲养1000万羽、屠宰3600万羽白羽鸡的产能。报告期内,鸡销售数量约1,131.24万羽、家禽屠宰量约1101.4万羽。
资本运作:报告期内,公司审议通过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议案,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华统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 184,211,528股(含本数),且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60,000.00万元(含本数),其中76,800.00万元用于绩溪华统一体化养猪场项目,28,800.00万元用于莲都华统核心种猪场项目,6,400.00万元用于年产18万吨高档畜禽饲料项目,48,000.0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尚需深交所审核通过,并获得中国证监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最终能否通过深交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及其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该事项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股权激励:报告期内,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在充分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公司实施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完成了首次及预留部分授予工作。本次激励计划向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管理、业务)人员以及董事会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员工共计93人,实际授予限制性股票共计768.3万股。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的考核年度为2023-2024年两个会计年度,分别对每个年度生猪销售量进行考核。2023年的生猪销售量目标值是280万头,触发值是220万头;2024年的生猪销售量目标值是500万头,触发值是400万头。
公司是立足浙江的生猪养殖和生猪屠宰一体化龙头。围绕生猪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禽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全产业链条。全产业链布局,可以有效平滑猪周期波动,增强抵抗猪周期的能力,减少市场波动对整体盈利的影响,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凭借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当猪价下跌时,屠宰的利润会有所增加,可以减轻养殖端的压力;当猪价上行时,屠宰量虽受一定影响,但仍能保持盈利,且养殖的利润可以增厚公司业绩。此外,公司依靠自繁自养配套全产业链的生产模式,确保了生产的可控与稳定,有效实现疫病防控,确保公司防疫体系的安全有效。
浙江省的环保政策较严格,且散养户数量少、养殖密度低,这使得生猪养殖在非瘟及其他疾病防控上的优势显著,属于天然的养殖无疫区环境。同时,浙江省因产销存在缺口使得生猪价格长期高于全国均价,生猪价格持续高位,养殖效益提升。公司在非瘟后受益于省内稳产保供政策而开始大规模进行生猪养猪,采用全新的楼房养殖、自繁自养模式,不但受益于行业性大幅扩张带来的人才集聚与技术升级红利,而且拥有较为明显的种猪等资源的成本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生鲜肉品区域经销模式。公司经销商每日收集、汇总授权销售区域内个体肉摊及其他客户的次日需求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将上述客户名称、配送地址、所需产品品名、规格、数量等以生鲜肉品订购明细单的形式发送给公司,公司根据上述信息统筹安排生鲜肉品生产、配送工作。区域经销模式下,生鲜肉品售价由公司依据市场行情统一制定,经销商一般没有价格决定权,公司直接将生鲜猪肉配送至个体肉摊、超市等下游客户。公司生鲜肉品经销模式有利于公司及时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反应,增强了公司市场运作的话语权,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客户的稳定性。
以生猪为例,目前公司已成功构建全国生猪采购平台,与多省市供应商保持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受地区生猪供需状况影响,全国不同地区生猪出场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凭借全国生猪采购平台,可在综合考虑出场价格、运输损耗、运输成本等的基础上,选择最经济的畜禽采购区域。同时随公司各生猪养殖场的相继投产,也逐渐提高了公司的生猪供应自给率,畜禽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及自给率的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采购成本,提高了公司抵御畜禽供应不稳定的能力。
公司在多个产业环节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工艺水平。在生猪屠宰方面,公司主要生猪屠宰设备从代表世界肉类加工机械行业先进水平的荷兰MPS、丹麦SFK等厂家引进。屠宰生产线采用三点式麻电击晕机(或二氧化碳致晕技术)、螺旋式打毛系统(或连续式二段串联打毛系统)、刀斧式自动劈半锯、红白脏同步检验线、自动称重与瘦肉率测定系统、快速预冷、低温冷却排酸等先进设备与工艺,使得公司产品品质高于采用传统屠宰工艺的生产企业。在火腿生产方面,公司从国际火腿加工机械行业的领先者意大利富利高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引进三条火腿生产线万只/年。该套设备可使火腿生产全过程实现控温控湿,摆脱了传统金华火腿“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在保留传统金华火腿应有风味的基础上,使生产火腿质量更加安全。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树立了“食品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生命线”的经营理念,始终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公司多次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HACCP认证证书”等。公司具有领先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近年来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扩大。2011年,华统火腿荣获“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优质产品奖”;2016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质量诚信企业”;2017年,华统品牌作为食品行业品牌入选“2016中国自主品牌(浙江)百佳”,“华统”牌猪肉被评为“浙江省猪肉十大名品”;2018年,公司被评为浙江省AAA企业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9年,公司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年,公司荣获“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2021年,公司获评“2021年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先进企业”;2022年,公司成为金华市首席质量官联盟理事单位。
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集约化、标准化、科技化、信息化、品牌化的管理理念,通过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公司自身实际,建立了一整套完善、成熟且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包括明晰的管理架构、严格的采购制度、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的销售管理制度及严密的内控制度等。公司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在成本控制、安全生产及员工激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保障了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该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市场信息体系完善、人口密集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国内肉品消费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此外,公司肉制品的拳头产品——华统火腿,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金华火腿是以原产地命名的地方特色传统食品,是我国最负盛名的火腿品牌,名列世界三大火腿之一。这一极具竞争力地域品牌为华统火腿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兴企、质量立企、市场活企、管理强企”的经营宗旨,围绕畜禽养殖及屠宰的核心主业,不断完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发展空间,依托华统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实现从区域性养殖及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到全国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崛起。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畜禽养殖及屠宰核心主业,持续优化生猪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全力打造中国一流的肉制品供应商。(1)生猪养殖板块:公司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生猪出栏量迅速增长,2023年累计销售生猪(含种猪、仔猪、商品猪)230.27万头,较上年增长91.13%。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采购管理、优化饲料配方、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技术、持续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系列措施,持续降低生猪养殖成本,构筑成本核心竞争力,来应对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2)生猪屠宰板块:公司继续巩固屠宰端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以及成本管控的优势,完善热鲜肉的经营模式,提升技术工艺水平和品牌优势。2023年累计屠宰生猪448.17万头,同比增长29.38%。同时公司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拓展省外业务。(3)肉制品深加工板块:公司积极迎合市场新消费趋势,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对现有产品在外观、口感上进行完善提升,同时加大直播、视频等新零售业态的开发力度,在天猫、京东、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开设直营店铺或商城,为肉制品的线上营销打造了良好的推广渠道。(4)饲料加工板块:饲料2023年产能接近 80万吨,公司通过饲料自给的同时不断优化饲料配方有效降低了畜禽养殖成本,还从源头上控制生物安全,保证食品安全。(5)家禽板块:报告期内,公司白羽鸡养殖及屠宰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实现鸡销售量约1131.24万羽、家禽屠宰量约1101.4万羽。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公司各项管理计划有序落实,降本与增效取得良好效果。一方面,公司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完善考核制度,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提升了养殖效率;另一方面,公司加强了信息化、数字化在生产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生产及人力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生产经营发展规划,制定了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一方面,持续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或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性工作平台,实施了2022年度股权激励计划,科学评价人才对公司的贡献与作用,不断调动人才的主动性。
公司将始终围绕畜禽养殖及屠宰核心主业,持续优化生猪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全力打造中国一流的肉制品供应商。(1)生猪养殖板块: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死淘率,优化育种体系,改善种群质量及性能,提升母猪繁育性能,优化饲料配方,努力降低生猪养殖成本。同时,稳步推进新增生猪养殖项目的建设与投产,确保各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2)生猪屠宰板块:继续巩固屠宰端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以及成本管控的优势,完善热鲜肉的经营模式,提升技术工艺水平和品牌优势。与此同时,加大向省外区域扩张,建设新销售渠道,开拓屠宰分割业务,扩大屠宰板块规模,逐步提升屠宰市场占有率。(3)肉制品深加工板块:依托养殖、屠宰业务的自身产能,积极向产业链上具备更高附加值的肉制品业务进行布局。一方面,加强新产品研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大新零售业态的开发力度,提升肉制品深加工领域的销售规模和经营能力。(4)饲料板块:依据生猪出栏规划,布局饲料产能,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饲料配方。
公司将坚持生猪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经营战略不动摇,聚焦农业、深化布局,踏踏实实“养好一头猪、宰好一头猪”,做大做强生猪全产业链。当前环境下,公司将努力聚焦降本,提升养殖成绩及效益,打造生猪养殖的竞争优势。
在管理运营方面,公司将通过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继续推动成本领先,提升公司竞争力。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精准管理及精细考核,围绕饲料成本优化、养殖效率提升、精细化运营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完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探索数字化养殖场建设,提升生产及人力效率,整体打造高标准化、高流程化、高响应能力、高执行力的公司文化。
在人才发展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力度,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也将继续加强系统性员工培训,帮助员工加速掌握业务技能,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公司业务发展目标的实现。
畜禽资源是否健康、安全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畜禽疫病可通过接触、食物、空气等多种途径传播,传染地域广,预防难度大。以生猪养殖为例,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疫病主要有猪蓝耳病、口蹄疫、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非洲猪瘟等,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A型口蹄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对我国畜禽养殖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一方面,大规模动物疫病的爆发会造成畜禽出栏量下降,对公司原材料供给及自身畜禽养殖业务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疫病的流行容易引发人们对猪禽产品消费的恐慌心理,或促使消费者增加对替代产品(如牛肉、羊肉等)的消费,或直接导致猪禽产品消费需求的萎缩。目前公司业务覆盖生猪、禽类的养殖、屠宰、加工两条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畜禽肉类或相关产品。未来如果发生大规模动物疫病,或者公司疫病防控体系执行不力,公司将面临畜禽死亡成本上升以及产销量下降进而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对此,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生物安全疫病防控制度,持续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从物料采购、饲料加工、运输车辆、人员进出、洗消/中转设置、人员培训、硬件投入、检测手段等方面全方位入手,防止疫病的发生。
生猪和活禽是公司屠宰主要原材料,小麦、玉米、次粉和豆粕等是生猪、活禽养殖的主要原材料。一方面,我国畜禽价格受饲料价格、市场供求关系、规模化养殖水平、动物疫病及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肉品销售价格变动与畜禽采购价格变动存在一定时滞,当畜禽采购价格持续上涨时,若公司不能及时调整产品销售价格,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畜禽产品销售价格的上涨促使消费者增加对替代产品(如牛肉、羊肉等)的消费,市场需求下降会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另一方面,随公司新建生猪养殖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对小麦、玉米、次粉和豆粕等主要原材料的需求将会逐渐上升,预计未来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将会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净利润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公司持续严密关注饲料原材料的供需趋势,提高原料行情预判能力,不断优化饲料配方技术,控制饲料成本,健全上游供应商管理体系,同时也不排除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来降低原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商品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会导致生猪养殖行业的毛利率呈现周期性波动。随公司新建生猪养殖项目陆续投产,若猪周期进入低谷期,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公司又不能有效地控制好养殖成本,则公司存在受生猪养殖业务不利影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对此,公司主要通过加强采购管理、优化饲料配方、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技术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来应对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完善生猪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产业链不同环节来减轻生猪价格波动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不利影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历来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法(2021年修订)》进一步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食品安全违法责任追究,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已成为食品加工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未来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出现纰漏或因突发原因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公司品牌和声誉将遭受重大损失。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收入主要为食品(包括生鲜猪肉、生鲜禽肉、深加工肉制品),若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公司声誉受损进而影响各类食品的销售,将会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冲击,导致公司面临营业利润大幅下滑的风险。对此,公司在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存储环节、销售环节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将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为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有效防止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公司从事牲畜、家禽等自产农产品销售可免征增值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21号),公司从事饲料产品营销售卖可免征增值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75号),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公司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公司从事牲畜、家禽的饲养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8号)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财税〔2011〕26号),公司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如果国家降低农产品和农产品初加工公司的税收优惠力度,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政府补助金额下降风险: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主要系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业企业的财政扶持。若未来各级政府降低农业相关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公司将面临政府补助金额下降的风险,并将对公司利润水准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重视上述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补助政策的相关变化以及对公司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