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以领军银行姿态 书写高水平发展“新答卷”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工商银行:以领军银行姿态 书写高水平发展“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5-03-04 来源:普蓝德

  • 详细介绍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银行业该如何求新求变,在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推进智能化风控、加快现代化布局、培育数字化动能、发展多元化结构、夯实生态化基础……作为国有大型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商银行”或“工行”)正以“五化”转型塑造发展新动能,以领军银行姿态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从具体经营数据分析来看,近年来,工商银行“强优大”等主要指标保持平衡、稳健,交出了一份高水平发展“新答卷”。

  截至2024年9月末,工商银行集团总资产突破48万亿元,存款和贷款总量、增量均保持市场领先。不良贷款率1.35%,比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保持较优水平,各类风险总体平稳可控。

  图为2024年11月,工商银行作为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战略合作伙伴参展,全方位展现该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全球供应链、推进金融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科学指明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工作的发展趋势。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近年来,工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聚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围绕现代化布局,突出主责主业,统筹用好投融资总量和结构、增量和存量,更精准有效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2024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增量2.08万亿元,同比增长8.54%;债券投资增加近1万亿元,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在总量一直增长的同时,投融资投向结构也持续优化。近年来,工商银行将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服务的重点方向,加强对“两重”“两新”“三大工程”等领域的金融供给。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工行制造业、绿色、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民营、普惠、涉农等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贷款余额率先突破3万亿元。

  具体来看,自去年以来,工商银行积极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专项行动,让信贷资金精准直达小微企业;积极对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投放超千亿元;着力促消费、扩内需,加大汽车、电子科技类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的支持力度,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

  自“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提出以来,工商银行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为重要着力点,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同业率先成立总行级科技金融中心,深入开展“春苗行动”,并优化科技金融专门风控体系、强化专属保障措施。打造科技金融“股贷债保”全生命周期专属产品,创新基投贷、基信贷、科股贷投商联动产品。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后,工商银行快速行动,通过综合化子公司落地多省市首单股权投资,落地首笔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工具债券回购交易,更好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在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的策略的大路上,工商银行亦奋力前行。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跨海搭桥、为长三角产业共融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工商银行积极引导资金向重点区域、关键产业和重点项目倾斜,持续做好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中部及成渝等重点区域金融支持。

  为了增强金融资源配置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工商银行一直在优化区域金融布局,完善金融供给,满足市场主体和金融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在普惠金融方面,工行全方面推进工银“兴农通”线上触达体系建设与推广,手机银行和工银“兴农通”APP累计服务线亿户;累计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4700余家,县域网点覆盖率提升至87%。

  工行北京分行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提供8亿元项目融资,并积极与场馆开展多元化合作,助力冰雪运动持续升温。图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咕嘟嘟翻腾的锅底,升腾的雾气里,牛油的辛香、花椒的特殊香气、辣椒的呛辣,混合在一起,让人食欲大开。上海某火锅店伴随新零售时代的脚步不断调整布局,在全国开设多家分店,也结下了与工行接洽合作的缘分。

  “在我们公司集团战略布局调整和经营规模扩大的关键时期,是工商银行伸出援手,为咱们提供了150万元贷款,缓解了迫在眉睫的难题。”火锅店陶老板说道。

  与陶老板的“双向奔赴”,只是工行守护小微企业创业梦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普惠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提出以来,各行各业的小微企业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这背后,金融支持恰似春风雨露滴灌润泽。

  一笔一画做普惠、全心全意助小微。作为国有大行的“领头雁”,工商银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把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着力点、突破点,积极推动普惠贷款“增量、拓面、提质、降本”,扎实做好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自去年10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工商银行主动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近五年来,工商银行普惠贷款年均增速超过40%。

  金融有温度,也要有精度。如何让普惠金融释放更大能量?近年来,工商银行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将线上化、智能化、集约化、生态化作为普惠金融主攻方向。

  “我们小农户也有大盼头!”百里洲镇白马寺村种植砂梨的夏女士激动地说道,有了资金支持,她对今年自家砂梨丰产更有信心了。

  ——在湖北,工商银行依托“种植e贷”等数字普惠产品,让百里洲果农,搭上了致富增收的“金融快车”。

  “没想到现在活牛也能用来抵押了!”看着高科技“入驻”自家农场,日喀则市江当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道,有了活体抵押贷,饲料、农机等费用也能周转开了,应对养殖周期和市场波动更有底气了。

  ——在西藏,工商银行依托生物资产监管平台,针对辖内从事牛、羊养殖的农户、农场、企业创新推出了“牲畜活体抵押贷”,让牛羊拥有了“身份证”。

  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工商银行以数字普惠7×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服务,让客户体验到更精准适配的产品、更流畅的线年三季度末,工商银行依托数字普惠中心和1.5万家网点服务下沉,实现有贷户增量翻倍增长,2024年前9个月净增超上年全年;主动让利实体经济,2024年前9个月,工行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有力支持小微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绘就民营经济“满园春”这个春节,国产动画电影以惊人的票房成绩,刷新了国内影史纪录,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国产动画的荣耀与未来。这也背后,也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

  走进北京一家动画产业公司,一侧陈列着各式热门IP的动漫人物手办,另一侧摆放着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企业证书等诸多荣誉。

  “我们左手拥有了研发技术,右手拥有了‘爆款IP’,剩下需要做的事就是融资。”公司负责人说道,“融来的钱干什么用?扩大团队规模,继续去做研发技术和IP孵化。”

  随着业务版图不断拓展,企业资金需求日渐增长。为了助力国产动画制作企业做大做强,工商银行给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手续便捷、利率优惠的信贷,为企业孵化动漫“爆款IP”提供充足金融动能。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就业、促进增收、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在刚刚结束的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上,科技领域的非公有制企业家成为此次座谈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作为集聚科学技术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在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创新的背后则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近年来,工商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力引擎,为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为支持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商银行深入开展科技金融“春苗行动”“秋实行动”,落地科技型企业主动授信实施方案,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科创贷、科担贷等特色产品。

  随着工行金融服务不断向“深”向“新”,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民营科技公司发展的活力倍增,绘就了民营经济“满园春”。

  在安康,工行将知识产权质押作为增信手段,助力“知产”变“资产”,为当地某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发放辖内首笔知识产权;在扬州,工行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解了“小巨人”企业中标国外项目后的燃眉之急;在晋江,工行以“资金春雨”帮助芯片工厂解锁“纳米舞步”。

  从破解“卡脖子”技术到培育新质生产力,从服务专精特新到赋能未来产业……近年来,工商银行充分的发挥国有大行引领和支柱作用,加大信贷投入、精准配置资源、改善服务质效,以金融活水激发非公有制企业活力,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共绘发展“同心圆”风帆连成片,远航不孤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金融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工商银行发挥跨境金融服务专业优势,为全球经贸往来跨海架桥,实现自身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自1992年在新加坡设立第一家代表处以来,中国工商银行充分把握发展机遇,不断的提高全球化一体化服务水平。

  近十年来,工商银行在东南亚、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重点区域的国家和地区设立机构,做好全球经营。截至目前,工行全球服务网络覆盖69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担任人民币清算行,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工商银行不断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工行智慧和方案。

  “中国工商银行坚持以支持和服务‘一带一路’为己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客户、重点项目,以高水平跨境金融服务持续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增进同共建国家友谊、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工行贡献。”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境外服务网络覆盖3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并通过参股南非标准银行,强化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战略协同,间接覆盖非洲20个国家。工商银行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近12万户公司客户提供全产品、多币种金融服务,为“一带一路”区域5800多家公司可以提供信贷支持,为8500多家全球现金管理客户提供境外交易结算服务。

  为助力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工商银行发布“春融行动2025——工银e贸”外贸新业态服务体系,通过搭建国际结算新通道、开辟多币种直兑新路径、推出专项服务新承诺、提供智慧风控新保障,全方位满足企业跨境融资、国际结算、汇率避险等综合金融需求,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热情参加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近些年,工商银行依托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欧企业联盟、“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BRBR)等平台积极作为,充分把握链博会、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国际展会机遇,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工商银行举办中欧企业家大会,依托BRBR机制成功举办40余场展客商推介对接活动;联合标准银行集团连续五年成功举办10场中非经贸撮合活动,推动1300余家中非企业达成超600项合作,有力促进非洲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丰富国内消费者的“购物车”;为服贸会、广交会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国际经贸舞台彰显金融担当,促进全球经济互联互通。

  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金融强国建设之路雄途致远,清晰可见。工商银行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领军银行姿态再出发、再平衡、再攻坚,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新局面,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金融强国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