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自治区发改委糖产业协调处处长雷承宝带领广西糖业协会的多位专家以及东兰县的养殖代表们,前往广西助农公司的生态循环基地进行深入调研。此次调研旨在当地考验查证糖蔗尾叶与糖厂滤泥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效果,探索糖业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调研团队一行首先参观了广西助农公司的发酵饲料生产现场。在这里,他们仔细地了解了糖蔗尾叶和糖厂滤泥转化为优质动物饲料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据基地负责的人介绍,糖蔗尾叶和糖厂滤泥作为甘蔗工艺流程中的副产品,原本难以直接利用,但通过广西助农公司创新的微生物发酵技术,这些废弃物得以华丽转身,成为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动物饲料。
在参观过程中,调研团队亲眼目睹了发酵饲料的制作的步骤。糖蔗尾叶经过超微粉碎后,与特定的微生物发酵剂混合均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封发酵,便转化成了气味酸香、质地柔软的高品质饲料。同样,糖厂滤泥也通过类似的发酵工艺,成功转型为动物喜爱的饲料来源。
随后,调研团队前往养殖区,实地观察了使用这一些发酵饲料喂养的动物。他们发现,无论是鸡、鸭、鹅等家禽,还是猪等家畜,在食用这些发酵饲料后,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状态和健康情况。动物们争相抢食,长势喜人,毛发光亮,整个养殖区域基本上没有臭味。
雷承宝处长在调研中表示,广西作为甘蔗种植大省,每年产生的糖蔗尾叶和糖厂滤泥数量巨大。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副产品,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直是糖业和养殖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广西助农公司的生态循环基地通过创新技术,成功将糖蔗尾叶和糖厂滤泥转化为优质饲料,不仅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还为养殖业提供了新的饲料来源,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广西糖业协会的专家们也对广西助农公司的创新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都以为,这种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不仅有助于推动糖业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还能促进糖业与养殖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东兰县的养殖代表们则表示,通过这次调研,他们深刻认识到了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巨大潜力。他们计划将广西助农公司的发酵饲料技术引入自己的养殖场,尝试用这种新型饲料喂养动物,以期提高养殖效益和肉质品质。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展示了广西助农公司在生态循环养殖方面的创新成果,还为自治区发改委、广西糖业协会以及东兰县的养殖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未来,各方将逐步加强合作与交流,一同推动糖业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循环养殖技术的发展,为广西糖业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