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阳:饲养生态石蛙 “跳” 出致富新路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四川金阳:饲养生态石蛙 “跳” 出致富新路

发布日期:2025-02-06 来源:新闻中心

  “每天要喂六七袋麦麸糠,有时分再掺杂喂点白菜和南瓜......”近来,在四川凉山州金阳县德溪镇德渣村瀚红石蛙饲养基地,邵家国和妻子郑秀春正在检查黄粉虫的成长状况。这些黄粉虫,是夫妻俩饲养石蛙的饵料,也是他们探究石蛙饲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石蛙又叫石蚌,是我国的特征蛙种,有“百蛙之王”的美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跟着花了钱的人健康食物需求的不断的进步,石蛙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在1340平方米的饲养池内,山泉水汩汩流动,池内假山上的石菖蒲、蕨草生气勃勃。饲养池又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依据石蛙的巨细分类饲养。

  蝌蚪池里,两万多只小蝌蚪游动着。“蝌蚪主要吃米饭、蔬菜等食物,变成石蛙后,才吃黄粉虫,都是纯原生态绿色产品。”工人刘浩说。

  邵家国介绍说,石蛙饲养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都有极高的要求,从种蛙繁衍、产卵、孵化、到小蛙的饲养,有别于牛蛙和青蛙的饲养,其周期特别长,一般要两年时刻。

  2018年,从部队退役后的邵家国接触到石蛙工业。在有了必定堆集后,他第一批引入了100多只石蛙,将自家的一个小鱼塘作为饲养试验基地,并于2019年景立了农人专业合作社。

  不过,因为缺少资金,建造不完善,几年来因病害逝世的石蛙十分多。面临失利与困难,夫妻俩一直没抛弃,总算探究出了一套饲养技法。

  2021年,在把握了老练技术后,凭借着德渣村杰出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邵家国配偶先后筹集资金300万元,经过流通土地、建造场棚、引入种蛙,建成了近2000平方米的规范化石蛙饲养基地。

  “饲养石蛙不仅是门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夫妻俩每天都要来基地五六趟,看看水、投投食,整理整理池子,只要石蛙蛰伏的时分,才会略微闲暇一些。

  郑秀春介绍说,经过这几年的研讨探究,现在种蛙现已有3000多只,小蛙苗有10万只左右,制品蛙2800斤左右现已连续开端出售,价格维持在200元至220元/斤,现在现已有二、三十万的收益了。

  石蛙饲养工业带来了效益的改动,也让渐渐的变多的乡民看到了致富期望。邵家国说,在村里建饲养基地,就期望把我们带动起来,把工业做起来,把规划搞上去,经过开展石蛙饲养“跳”出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