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村里办了个大羊场,濮院镇新港村的农户多了件高兴思,地头的番薯藤、玉米秆、毛豆秆、茭白叶茎、水稻秸秆,都能换钱了。
近段时刻,跟着玉米一茬接一茬上市,新港村的乡野小道上,常能见到一辆辆满载玉米秸秆的农用车、三轮车驶向桐乡市濮院兴朗家庭农场。
9月4日,记者来到农场时,工作人员正在加工一批玉米秸秆,只见被敏捷打碎的玉米秸秆与运送带上的豆渣、啤酒渣等饲料一起拌和后,就成了湖羊的“养分餐”。
“农人知道没用的秸秆能换钱很高兴,而就近消化秸秆,也为咱们省下了不少钱。”陆连兴算了一笔账:就拿玉米秸秆来说,外地收买本钱为400元至500元/吨,其间运输本钱就超过了200元/吨,而本地收买的本钱在200元/吨左右。
存栏量高达10000多头的羊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消化系统,源源不断地吸纳着周边的秸秆以及农副产品“下脚料”,并转化为新鲜的湖羊肉。“还有农户把玉米秸秆拉过来,等价兑换成羊粪,再用到地里。”陆连兴弥补说,在兴朗家庭农场,每年有超2000吨羊粪会以有机肥的方式被出售出去。
陆连兴规划饲养湖羊已有20多年,他从始至终坚持充沛的使用本地自然资源。上世纪90年代末,陆连兴是桐乡市第一批规划饲养湖羊的探索者之一。其时,他向农户“租”用冬闲田,栽培黑麦草以作为羊饲料,而他的“租金”便是以羊粪还田,改进土壤肥力。
陆连兴也是桐乡市首个成功实践架空养羊的饲养户。“便是给羊舍底部架了道‘栅门’,这样一来,羊粪能够漏到底部,处理打包后,就可作为有机肥发往全国各地,而稻草不必再垫羊舍,能够省作羊饲料。羊舍不潮了,就连羊的腐蹄病等问题也处理了。”他说。
近年来,依托全国畜牧业绿色低碳科技服务流动站浙江桐乡站等科技服务渠道,桐乡市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使用、积极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使用的新模式。在方针的有力引导下,已有渐渐的变多的饲养主体加入到资源循环使用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