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赵明老师和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这段时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史记生物作为一个育种企业,怎么看家庭农场?在我们社会化养猪里面,有几个资源是共享的,一个是基因,一个是营养,一个是健康。我们说养猪里面几大要素,实际上在社会化方面的分工已经是很明确了,而且也非常专业。今年年会主题是“创新提质 向阳而生”,其实就是在说行业的内卷严重。另外,我们对饲料行业有一个看法,早期是做商品化饲料,主要通过技术服务来提升养殖水平,而现在已经很明显是OEM代加工的模式,实际上,OEM代加工模式是金融业的一个服务。不管是商品化也好,还是代加工模式也好,都是为专业户,提供健康营养的一个支持。
今年我们得知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通过非洲猪瘟这几年的变化,我发现饲料对我们的品种改良有非常大的一个推动作用。这样的一个问题发现在哪里呢?山东专业育肥户的突起。现在搞饲料的不养猪,好像不好意思。因为这几年的一个市场变化,很多饲料企业进入了养殖行业。山东的一个饲料企业老板讲,原来一个养户大概养了几十万头猪,后来在出现下行行情的时候,资金链受一定的影响,另外一家饲料企业就进入了,大概给他提供了几个月的授信。最后,这一批猪赚了不少钱。这个饲料企业一吨大概也就赚15块钱,还给你提供了那么多的金融支持,然后你一头猪赚了五六百块钱,就可能感觉到这个利益上就不平衡。我们有一个行业的养猪人就进入了饲料行业,他们就一起搞放养。他们前段时间给我们要猪苗要放养的时候,当然他也在探讨怎么在饲料和养殖进行共同进步,实行利益共享,提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说他们在放养这几年,特别是不同的猪苗,不同的品种体现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这就给我们一个深度思考了,也就是说饲料已经很专业,非常成熟的情况下,对品种的基因力量现在开始显现出来了。这就是饲料行业,如果进入了养殖行业,应该说对我们品种的改良有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们再看看家庭农场,特别是非瘟这几年,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我们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国军在上海和日本人打得很艰难,但是我们在革命根据地,我们的人民群众游击队,跟日本人打得风生水起。非洲猪瘟也是这样的,非洲猪瘟暴发前后,我们的大型集团、大型养殖场跟非洲猪瘟的斗争,也是很艰难,但家庭农场,经过这几年的洗礼和沉淀,他们的防非能力,养殖成本管控能力,越来越强。我们说扎根群众的家庭农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赵明老师一直在呼吁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我们大农业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
我今天的报告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我们的养猪市场内卷到什么样一种状态;第二,非瘟下的家庭农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三,史记生物作为一个育种企业,在行业,在家庭农场,在农业方面能够做些什么事情?
首先,我们的角度来看一下现在养殖业的一个成本情况,实际上今年的成本已经是更低了。我们跟国际上比,其实差距很大,但是我们跟过去比较的话,成本还是在下降的,而且下降很明显。这里面有饲料成本的下降,我们在座的,特别是饲料行业,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贡献。同时,还有我们生产效率的提升。一体化大猪企总体来讲,在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里,九月份大猪企的成本都在显而易见地下降,但是差距非常大,最低做到了13.7元/KG,大多数还在14元/KG左右,我相信今年年底可能大部分企业都在14元/kg以下了。这是行业的变化,整个养殖成本是从非瘟爆发以后,已经是明显的下降了,总体来说成本竞争是越来越激烈。
我们看看家庭农场的变化。什么叫家庭农场呢?1、以夫妻经营责任制为主体的经营单元。2、有田有地。种植业,是叫有田有地,现在我们的养猪行业,就是有猪舍,有房子,这是硬件,这是资源。3、不断迭代升级。我把家庭农场定义为夫妻经营,我们很多的规模猪场,可能500-1000头的很多都是夫妻经营的。最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岗村农民,激发了种植业的活力,从原来的人工牲畜到机械化,现在据说已经到AI化了,中国农业到AI化可能也是进行革命。养猪行业是怎样的变化呢?从后院猪舍到现代化猪场。一个家庭农场,从一个家庭养一头猪,到现在一个规模化猪场。图中展示的规模化猪场是我们福建的一个老板夫妻两个养了3000头母猪。这不管是从装备到设备都是全面升级。大家可能说你这是不是家庭农场呢?我认为是夫妻经营的,就应该算是。猪场的管理和经营,他们是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他们的效率,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他们按照家庭农场来管理,按照家庭合伙人的管理也是有效率的。
TOP30猪企有28家公司,是公司+家庭农场模式,TOP30猪企中有占比93.33%公司是采用和农户合作的模式,而且出栏量已经占了50%以上,这还没算不是TOP30的猪企呢。也就是说整个家庭农场或者养户的存栏量,占了中国出栏量的50%以上。
总体来说经过非瘟6年,家庭农场、散户从快速减少,到散户在减少,但现在家庭农场又成为新的养殖主力。这是家庭农场目前的一个现状。家庭农场有几点好处,最重要的一点是两点式养殖模式,从健康度来讲,它是非常有优势的。现在一体化养母猪、肥猪的慢慢的变少,大部分家庭农场,要么就养母猪,要么只养商品猪。这种现状已经验证了我们十年前的一个观点,也就是家庭农场最适合于这种模式。昨天跟一个福建的客户问我母猪场到底该怎么做?我说你现在最好的办法,要么养母猪,要么养肥猪,因为跟着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在专业里面做得最精最细,你的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竞争力。
实际上,我们现在可能有60%-80%的家庭农场,更多的是养育肥,特别是跟大公司做合作代养。当然单一养母猪的比一体化养殖也有优势。你养个1000头母猪,意味着就在自己的母猪场养猪,但如果你又要到外面去养肥猪,那对你的精力和管理能力要求可能就不一样了。
现在很多饲料公司开始介入,饲料公司+农舍+环保人员+社会人员,能实现优势互补,专业的人员干专业的事情。
前几年在非洲猪瘟刚开始爆发的时候,特别是在2019-2020年的时候有一种趋势,认为家庭农场不行了,非洲猪瘟防不住,我们一定要要自己搞肥猪场来防非瘟,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家庭农场防非瘟的能力起来了。反过来讲,我们大型的肥猪场的成本优势还不一定有家庭农场好。我看到一些专业放养公司的目标,2024年上半年育肥成本目标6.58元/斤,下半年6.26元/斤,而他们服务的养殖小区目标已经是做到了5.39元/斤。家庭农场两点式育肥的成本优势是越来越明显。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他们可以干过一体化猪场的成本?
史记生物母猪场也是两点式的。母猪场的成本是很明显的,我们一年下来,从南方到北方,包括中部地区,都在250块钱以下。也就是说专门养母猪的母猪场的断奶成本是非常有竞争优势的。我想断奶成本的竞争优势在家庭农场也应该能体现出来。比如说我们的一些合作伙伴、一些客户在纯种销售重量130公斤的,在家庭农场的放养模式情况下,料肉比都在2.5以下。不管是从我们自己养猪苗的成本,家庭农场养肥猪的成本,应该是更专业更有优势。
育种、繁殖、育肥每一个阶段都由专业的公司来负责,每一个分工越细越明确,越具有优势。现在中国育种的公司,目前其实是以引种扩繁为主,当然也有些在做育种,因为育种还是个很艰难的工作。在繁殖上面,我们很多品种品系都是万国牌:法系、美系、美系+法系+丹系,我们后来通过基因组检测,在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它的品种很多都是不纯的,里面不同的品种之间协同比例是不一样的。在我们饲料行业专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育肥成本的优势下,这个品种基因优势马上就会显现出来,不同的育肥养猪专业户,用同一公司的饲料,用不同公司品种的猪苗或者同一公司品种的猪苗但不同的年代,都会发现它的生长速度和料肉比有不同的变化。在育肥上面,我认为有两点:第一,猪苗健康度不稳定。现在据说福建、两广的双阴猪苗在北方非常畅销,而且实现溢价,这就是健康度对我们养殖成本的一大贡献;第二,杂交优势不明显,现在可能同样买的是三元猪,但是它的长速、料肉比、抗病力是不一样的。
①有防非手段。社会化的洗消站,产品化的洗消设备,家庭农场对于生物安全理念到管理都已全面升级,已深入人心。②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作用。TOP30猪企93%是在跟农户合作,他们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在各地兴起,对整个家庭农场经营升级迭代有了提升。③设施设备智能化,包括饲料称重系统、自有监控设备(饲料/猪只)、季节性高效空气过滤系统改造,都已经全面进行迭代升级。④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的检验测试的机构、环保服务企业等支撑家庭农场的健康管理。⑤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有扶贫资金、乡村振兴的资金、养殖小区建设资金等。以上对精致家庭农场都有非常大的帮助。精致家庭农场与原来传统家庭农场大不一样,不管是在生物安全选址、装备升级、关键防非设备设施的应用,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①内外疲于应付。对外需要应付环境、政府等,对内需要应付生产管理。比如有些1000-2000头的母猪老板,如果小两口都在用心经营可能好一点,如果只有一方,可能又要当爹又要当妈,这样对生物安全管理、生产管理效率稳定性有很大的挑战。②猪苗销售的不稳定化。现在专业化市场已兴起了,农场主能力也提升了,但是在专业化渠道的打通还要根据市场进行一定的变化。③种源性能的可控性以及引种风险高。④人才,没有系统性的培训与管理。⑤防非,全季节空气过滤投入大,季节性空气过滤依然有风险。
史记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家庭农场的变化,我们史记生物提出了一个基因服务合作共享模式。
大家都知道,一头GGP对商品猪的贡献,一个真正的GDP把它的基因完全传承到商品猪,一头母猪的贡献增收在34.6万元,一头父系公猪的贡献增收更高。
实际上优秀种猪选择是很困难的,关键是没有完备的育种体系,导致育种退化再引种。咱们进行闭锁繁育有一个稳定的过程,基因开放有一个过程,但如果我们过于频繁换种,我认为这是一种退化。
我们通过实验室检测的客户样本,有的是长白猪,有的是二元猪,二元猪里面还有杜洛克的血统,实际上品种、基因上面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如果要做一个品种选育,费用投入很大,不管是在硬件设备、育种方面、人员的投入是比较巨大的。
史记基因服务贡献计划主要是帮助客户提升养殖效率,长期获得史记种猪的最新遗传进展。我们帮助母猪场提升养殖效率,把PSY、健康度,包括基因稳固下来。同时间接的也是为育肥阶段的商品猪提高效率。作为一个种猪公司的经营,最重要的就是你的遗传进展,也就是说每一年,你在某些指标和性能上能够有所提升。
原来传统的合作模式,按外国人卖种猪模式是叫贸易,就是卖种猪和猪精,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这存在一个问题,工业可能好一点,一个工业产品交给你啊,比如汽车交给你,有99%的人都会开车,但是一个种猪或猪精交给你,不同的生物安全环境、不同的管理造成的结果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大部分现在合作模式是一种长期合作共赢的模式,种猪更多的是一种基因载体,我们前期支付一些基本的成本费用,让养猪公司获得一个前期低成本的投入。后期,我们通过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支持,同时通过基因费和技术服务费的模式,来帮助养殖公司提升效率,同时,它能够得到遗传进展和技术上的支持。这就把我们简单的买卖关系,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基础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实际建立了史记遗传评估技术平台,我们自己研发了“史记一号”基因芯片,我们也正在和浙大筹建一个基因检测实验室。基因检测实验室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对外进行开展服务。我们对内进行仔细的检测支持,对外提供服务。当然最重要的不仅要自己育种好,还要有一个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同时我们在全国有几大服务中心就近提供服务。按照我们自己的生产管理模式,统一纳入到生产管理体系当中。
(1)提供猪群遗传评估、育种方案设计、基因组检测、扩繁群选种选配指导;(2)每年至少进行四次健康检查,兽医到场检查;(3)每年至少进行四次生产检查:生产数据评审、猪群遗传评审、饲养方式评审,营养评审;(4)集团供应链共享整合服务:史记利用其集团采购优势,助力合作伙伴;(5)应急或管理项目支持。
基因托管-生产托管模式:通过公司+家庭农场,(仔猪+料/药/苗)+(栏舍+人力)统一组织、互补资源、分工合作、共生共荣。
总结来说,史记基因服务共享计划对于家庭农场而言,我们主要的对象是母猪场:(1)育种价值传递更快:专业的育种指导,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基因产品供应;减少基因传递的滞后,我们最快的遗传进展,每个月、每个季度测定的最好种猪,通过的方式传递到客户手中;服务带来卓越的生产成绩,因为家庭农场是通过夫妻经营,持续性、稳定性和体系化可能还存在一些缺陷。(2)节省种猪、费用,基因更新成本更低。(3)与种猪公司共担风险,长期合作,种猪公司,更好的成绩才能收到更多基因费;坏的生产成绩意味着种猪公司收益也变差,与种猪公司成立长期合作,也就是把双方利益充分捆绑在一起,这是我们种猪公司用心服务、产品创新持续的动力。对育肥场来讲:第一,最重要的是猪苗好,育肥才存在竞争力。相信饲料公司对专业育肥应该是深有体会,不同公司的猪苗,不同品种的猪苗,其表现是千差万别。我们说猪苗好,育肥就成功了一半。第二,是安全与健康的遗传资源。因为你有稳定的渠道、有稳定的产品,然后到后期的育肥端,不管是采购也好,安排计划也好,都应该有很大的优势。关于母猪场和育肥场的猪苗对接问题,现在也有一些争议。比如说猪苗低于150块钱或200块钱的时候我就不卖了。通过这两年来看,特别是今年低于300块钱,我就不卖了。前段时间,牧原开了个很好的先例,就是把价格锁定,实行前沿计划的供应,我认为对整体育肥,对整个行业来讲是非常大的进步,能够使我们有计划的供应肉制品。
母猪场和育肥场如何可以有效的进行有效的衔接?我们大家可以借鉴国外的一种模式:母猪场和育肥场,他们两家公司互相参股。如果说我们的猪苗便宜卖给你了,你育肥的效益,通过股份的形式分红,我也能够得到效益。还有一种方式:价格锁定,市场联动。价格锁定是啥意思?在2020年的时候,有一家国内非常有名的大公司跟我们交流,说你这个猪苗太贵了,都涨到2000元/头,他说我们供应量、采购量也很大,按照跟家庭农场合作的模式行不行?比如我先给1500元/头,然后那500块钱,比如说我已经赚钱了,或者商品猪的猪价到了40元/公斤的时候,我再给你返还500行不行?你现在2000给了我,到时候如果肥猪价跌到30元/公斤,怎么办?这是在2020年时提出的。到2021年2月又提出个问题,2021年当时猪苗价格大概是1650,后来我们就同意了,因为大公司信誉也很好,我们就卖了1500元/头的猪苗给他了,最后那150块钱我们没收回来。各位明白2月份的时候猪苗价格是1700,到7月份的时候商品猪价格大概就是14元/公斤,那是断崖式的下降。实际上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锁定猪苗的成本价格在300块钱,母猪场和养殖户进行对接,当然我们现在也在跟客户做这件事情,如果猪价在7-8元/斤。是不是返还50、100,这样养母猪的人才能安安心心认真的把母猪养好、把猪苗养好。育肥也有长期稳定的猪苗供应。母猪场和育肥场,实际上应该有一个非常有利的联动机制。昨天跟我们东北的李会长,他们也做了个很好的工作,协会把东北的仔猪联盟嫁接给山东养猪协会,我觉得这在协会上、行业非常有意义,能够把我们养殖体系在不一样的区域进行一个很好的平衡。
史记育种,帮助客户买好种,育好猪,卖好苗。史记育种助力中国母猪养殖精致家庭农场,让我们的母猪场获得更好的遗传基因,让我们的育肥场减少相关成本、提升效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