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在龙泉市屏南镇周岱村,科技特派员舒妙安(右)一边和农户一起采摘高山四季豆,一边了解四季豆种植情况。 洪恒飞摄
一个乡镇既然需要科技特派员,肯定有困难要解决。克服这些困难,帮助农民致富,正是科技特派员的使命所在。
蹲在狭窄的田畦上,一旁满是青翠的稻苗,掀开附卵板后只见三五成群的棘胸蛙四处惊窜,溅起阵阵水花……近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屏南镇横溪村,浙江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舒妙安向科技日报记者展示了高山稻蛙种养基地的试点成果。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番场景并非平原丘陵地区独有,在海拔900米的山上也能够正常的看到。这是舒妙安担任科技特派员18年以来,为派驻地方培育的山区特色产业之一。
谈及初次作为科技特派员去往屏南镇的经历,舒妙安记忆犹新:2005年4月28日从杭州出发,经过几次换乘,辗转近9个小时后,次日终于抵达了浙江海拔最高的乡镇——屏南镇。从40多岁开始从事科技特派员工作,舒妙安早已习惯星夜赶路,坐长途车往返两地,如今年过花甲,状态依然年轻,在山间小路行走照样步伐稳健。
“刚到屏南镇,我真有点不知所措——超过一半的村庄海拔在800米以上,全镇的工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也没有一家农业企业,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舒妙安回忆道,起初他担心自己学的水产养殖专业没有用武之地,但转念一想,一个乡镇既然需要科技特派员,肯定有困难要解决。克服这些困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正是科技特派员的使命所在。
8月上旬,记者走访屏南镇周岱村,只见挂满四季豆的藤蔓连片成荫,村民们提着竹篮、塑料桶采摘,游客接待中心内刚收来的四季豆垒起成堆,几位老妇人熟练地分拣打包……
多年来,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当地高山四季豆采摘季,也是周岱村留守农民一年中最忙的时段之一。
如今的屏南镇是长三角高山蔬菜主产区,高山四季豆、高山螺旋椒、高山西红柿等蔬菜种植总面积为3200多亩。但万事开头难,让农民愿意种、坚持种高山蔬菜,要费很大工夫。
利用2005年的五一假期,舒妙安走访了镇里绝大多数村庄,发现当地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种香菇。但随着生态保护体系的健全,森林禁伐,种菇木料日益紧张,山区产业面临变成“一张白纸”、重新归零的处境。
当地曾尝试过种植西芹、西瓜、萝卜等蔬果,但由于蔬果品质不好、运输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原因均效果不佳。
“到底能种什么?”接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舒妙安思索良久,偶然看到同事在金华市武义县推广的高山四季豆效益较好的消息,随即当地考验查证,了解情况。与乡镇干部商量后,他们最终决定用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为农户保底,在屏南镇试种高山四季豆。
“除了当年即可收获这一优点外,它更能利用高海拔气候优势,与低海拔地区种植的四季豆错峰上市。”舒妙安解释说,当地农民原先没怎么种过四季豆,心里没底。前期推广工作从选取田块试点到种植成功,历时约3年。
时任屏南镇党委书记吴照培回忆道:“我和舒教授考察田块时,有村民直接说‘不信他们能把四季豆种起来’。我们也能理解,得用实效使人信服。”
令吴照培欣慰的是,通过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农户外出学习等方式,高山四季豆在屏南镇终于种植成功并推广开来,成了山区农民的致富“金豆”。
“多年来,屏南镇的高山四季豆亩产量一般在4000多斤,亩均利润保持在1万元左右,高山蔬菜产业已累计增加经济效益5亿多元,主要销往长三角地区。”舒妙安说,山高路远的资源劣势终于转变成了经济优势。
“2009年,我开始尝试养蛙,在技术细节方面却是门外汉。”在屏南镇百步村,龙泉市青源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主任何金海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舒妙安主动上门对接,在蛙场建设、病害防控等方面给予指导。多年来,合作社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吸纳若干村民在山上就业。
作为瓯江、闽江、钱塘江“三江”之源的龙泉,溪流纵横,水质洁净,污染源少,曾是浙江省野生棘胸蛙主产地。驱车穿越在山道之间,时不时能望见汩汩溪流,乃至石缝间迸溅而出的山泉。
“棘胸蛙俗称石蛙,对生长环境尤为挑剔。”舒妙安介绍,石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价格较高。当地野生石蛙由于被过度抓捕,数量锐减。如今,养殖石蛙每斤价格为100多元。
发展石蛙养殖这个念头,舒妙安刚到龙泉时就有过,但时机、条件尚不成熟,只得暂时搁置。2008年,在听闻龙泉市龙南乡有农民在试养石蛙后,他马上就前往农户家了解养殖情况。
“那时,适逢高山四季豆试种初见成效,我想结合专业所长,扩大服务范围,培育新的产业。”舒妙安说,养石蛙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而且通常养3年才能上市。当时农户的养殖设施都很简陋,且缺乏技术指导,成效很低。以此为契机,他在龙泉逐步开展石蛙养殖技术帮扶。
龙泉市科技局科技发展中心科长胡建伟介绍,当地选育适合养殖的石蛙新品系,筛选隔热降温的蛙棚建造材料、适合蛙卵吸附且孵化率高的材料……随着一个个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实施,慢慢的变多的石蛙养殖户获益。
“按照养殖周期算,到明后年,道太乡的石蛙年产量有望突破10万斤。”龙泉市道太乡党委书记林琪表示,这项产业也成为吸引农户返乡创业就业、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2015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龙泉市国内首个“中国棘胸蛙之乡”称号。目前,龙泉市的11个乡镇街道都分布着石蛙养殖产业。龙泉市慢慢的变成了浙江省石蛙养殖顶级规模的县市,全市该产业年产值正朝着亿元目标迈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养殖棚内引流的天然山泉仅供石蛙活动之用,投喂的饲料以黄粉虫为主。”舒妙安说,科学养蛙保持水质清澈,是“两山”转化的有效途径。
然而,随着山乡非流动人口减少、土地使用日益规范等真实的情况,高山蔬菜种植面临用工紧张、原有石蛙养殖方式受到空间制约等新的难题。
“一种产业模式不可能一劳永逸,得与时俱进,不停地改进革新。”舒妙安表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开发新的石蛙养殖模式——稻蛙种养,打造新的特色富民产业,或许能让山乡的年轻人在就业创业时多一种选择。
“横溪村的稻蛙种养基地正是其中的一项尝试。”龙泉市三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泉介绍,去年8月,基地试养初步成功后,又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20亩稻蛙种养基地,于今年春季插秧时试点投放了10万只蛙苗,秋收时稻蛙将一并收获。
让水稻和石蛙共生乍看容易,实则需要很多技术措施来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比如,石蛙喜阴喜凉,水稻喜阳喜温,同时要防鸟防蛇鼠。此外,为了当年即可收成,稻蛙种养系统中,将孵卵、变态的环节改为直接放养一定规格的蛙苗。
颜泉给记者大致算了一笔账:一亩稻田投放6500只蛙苗的成本约为5.2万元,预计亩产成蛙1500斤,除去饲料、损耗以及人工费用等,仅石蛙部分,每年亩均利润可达5万元。
“基地现阶段重点就蛙苗放养密度、规格等方面继续完善试验,从0到1虽然难,但试验出成熟的模式,推广起来就非常容易。”舒妙安憧憬道,这既是对当初在龙泉养殖石蛙这一梦想的延续,也是对解决山乡发展难题这一初衷的坚持。
“十多年前,道路条件还不如现在,舒教授不嫌偏远,与龙泉结缘,从最初服务浙江最高海拔的乡镇开始,逐步辐射龙泉全市,多年来劳心劳力,投入到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中。”龙泉市科技局副局长李平表示,他们对此非常感激,将继续通过项目支持,培育新的特色产业,点燃山乡经济活力。